訊息總覽 Message Overview

2023-02-18
一般公告

【媒體報導】最強保鮮術加持,臺灣水果挺進遠程市場 

外銷過度集中單一市場,是臺灣水果急待解決的問題。從育種、栽培、病蟲害防治到採後處理、冷鏈貯運、上架銷售,
需要找出最適用的保鮮技術,讓水果銷往更遠的北美、歐洲、中東市場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章擷自微笑台灣



育種專家依照外銷水果高產、質優、果肉硬脆、不易劣變等耐貯運特色,培育出新品種,幫助臺灣水果拓展海外市場。(文・林媛玉/圖・汪忠信 2021-12-22)


 

臺灣的美好風土與優質的農業技術,孕育出香甜美味的水果,卻因為不耐船運的長途貯藏,無法外銷到較遠的國家,轉而仰賴運輸距離最短的中國市場。
 

出口過度集中在中國的單一市場,如同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行銷模式,並非理想的果品外銷模式,像中國以檢疫問題,突然暫停進口臺灣的鳳梨、釋迦、蓮霧,直接對臺灣水果出口帶來巨大衝擊。
 

面對中國市場一夕頓失,進入盛產期的水果要賣去哪裡,令農民憂心。短期內,除了轉入內銷市場,賣鮮果、做加工,請國人多買多吃外,同時還要開發中東、歐洲、北美等遠程市場、提升船運的保鮮運輸技術,想辦法拓展更多的外銷通路。
 

在科技部的「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之應用」專案計畫裡,為了減少農產品在運輸倉儲期間,可能衍生鮮度變差、碰傷損耗等問題,特地將「農、漁、畜產品保鮮」納入研究項目,希望農產品能在延長保鮮期限的技術處理下,於經歷長程貯運過程後,仍然可以維持農產品品質。
 

同樣重視農產品冷鏈技術研發的農委會科技處,邀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教授林慧玲,號召嘉義大學、屏東科技大學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、臺中區農業改良場、農試所等相關研究單位,針對臺灣深具外銷潛力的百香果、番石榴、印度棗、蓮霧與芒果,展開跨單位、跨領域(育種、栽培技術、採後處理、植病)的合作,開發創新保鮮技術,在科技部「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之應用」專案計畫的經費支持下,延續農委會科技處研發成果,進一步創新及優化採收後保鮮處理技術。
 

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教授林慧玲(後左3)領軍研究團隊,為臺灣外銷的百香果、番石榴、印度棗、蓮霧與芒果,找到延長保鮮期、因應海運長期貯運的技術。

 

關鍵溫度保鮮30天  有助開拓海外新市場

「臺灣水果空運成本太高,走船運外銷,可以降低成本、提升價格競爭力。找出延長保鮮水果的關鍵,就有機會開拓更多新的外銷市場。」林慧玲如是說。
 

以百香果為例,研究團隊嘗試以菇類剩餘物質取代生雞糞,研發出新型肥料技術,幫助百香果的冬果提升品質,並由高雄改良場建立高屏地區的春果調節產期栽培模式(生產3月至6月果實),銜接中部埔里產季(6月至隔年1月);同時也建立採收後、貯藏前的清洗包裝流程,達到30天以上的貯運壽命,讓百香果全年生產,每個月都能接單外銷,以穩定的品質與產量,供應海外市場。
 

在南投埔里大坪頂,果農鄭圳涼與兒子鄭秉誠,基於愛護土地的理念,不施用除草劑,以草生栽培方式,種植「臺農一號」品種的百香果。
 

「我們搭配老師(研究團隊)的新型肥料技術,提升百香果的產量與品質。尤其是幫我們從採收後的清洗、包裝到低溫保鮮貯運,找出最好的模式,增加海運外銷的機會,讓收入更穩定。」鄭秉誠大方分享。
 

「最重要的是,研究團隊還找出長期低溫貯運百香果的最關鍵溫度9℃,讓保鮮期達到30天以上。這樣子農民就有機會運用船運,把百香果銷往北美或歐洲等其他市場。」林慧玲難掩興奮地說。
 

百香果二代果農鄭秉誠說,在研究團隊的協助下,自家果園獲得比以往更好的產量與品質。



抗寒害、防霉腐、抑病菌  水果新鮮如初  

另外,研究團隊針對番石榴船運到加拿大市場,在貯運過程中出現長期低溫造成的寒害,提出新解方。
 

「要做番石榴外銷,就要先找出比較不容易碰爛、長期保有脆度的品種。」林慧玲說,研究團隊除了持續篩選出耐貯運、更適合外銷的品種外,更運用農委會延續性計畫成果的糖脂塗佈保鮮、微孔包裝技術,減輕果實寒害、腐爛與軟化的問題。 
 

由中興大學退休教授謝慶昌培育的「津翠」番石榴,果實大、質地脆、不易軟化,能解決夏季番石榴外銷品質不佳的問題。
 

至於同樣有寒害問題的印度棗,則是利用甜菜鹼、水楊酸誘導果實抗逆境的反應,減輕寒害表現,以及採後溫湯處理,雙管齊下,增加果實耐低溫的能力,讓青翠的棗子成功外銷到中東杜拜。
 

在蓮霧外銷上,有裂果問題需要克服,像是蓮霧靠近果梗處,一旦出現裂口,極易感染霉腐病,造成發霉。所以,研究團隊採收「粉紅種」及「紅寶石」蓮霧,以市售的微酸性次氯酸水清洗,降低霉腐的發生,並放置新型保鮮劑,同時搭配船運氣調櫃適合貯藏的條件,延長運輸時間,使果實外觀與品質依然保鮮。
 

研究團隊在驗證技術時,也將臺農3號「黑糖芭比」蓮霧,實際空運至加拿大、新加坡,且以海運混櫃,運至遠程的杜拜市場,讓臺灣優質蓮霧名揚海外。
 

而深受日韓與東南亞等地民眾喜愛的芒果,常因病害出現黑斑、綠頭、銹斑,造成損耗,或是有農藥殘留,影響外銷。為此,研究團隊利用無農藥防治的稻草煙燻水(含有抑制炭疽病菌的微生物),在採收前噴灑果實與植株,降低病害,不僅降低芒果外銷過程的損耗,還能友善環境。 
 

研發貼近農民需求  實測規模需要擴大  

「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在試驗場域實測到的結果與數字,幫助農民與貿易商找尋更多新的、更具消費潛力的市場。」林慧玲坦言,「若想更進一步協助臺灣水果優化外銷品質與流程,推升產業競爭力,我們還需要擴大整體實測的質與量,才能更進一步確實掌控臺灣水果外銷過程的安全、風味與成本。」
 

研究團隊展開跨單位、跨領域的合作,拿出看家技術的本領,為外銷水果尋找創新的保鮮技術。

 

未來,她與研究團隊將持續貼近農民需求,從細微處出發,透過聰明選種、精心栽培、減少病害,落實優化採收後、貯運前的包裝與處理,達到降低運輸成本、減少果實在運送過程產生的耗損,將臺灣水果遞送至世界各地。
 

責任編輯: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產業分析組- 陳南宏 副研究員


本次科技部專案成果,由農科院智慧農業小組協助推動。
#欲了解技術詳情,資訊請洽:1032201@mail.atri.org.tw;03-5185092 陳小姐